裝配式建筑的概念來自國外,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日益符合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,我國積極引進并發展,雖然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較晚,但隨著裝配式預制構件精度的不斷提升,我國裝配式建筑也漸漸地步入正軌。
如今,我國建筑群中,各類建筑都有裝配式建筑的身影,在公用建筑中,越來越多的結構采用裝配式,裝配式也真正的在我國推行了起來,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在未來該如何發展,才能更上一層樓呢?
一、加大政策扶持,積極培養專業人才:
相對于傳統現澆結構,我國在裝配式建筑的推行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。裝配式建筑簡單來說就是將工地混凝土現澆過程移至工廠中,生產完畢的各類構件被運至施工現場并吊裝成型。裝配式建筑相對于現澆能夠有效減少環境污染、材料浪費,同時縮短施工周期。
二、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筑發展標準體系:
無論是從國家還是地方的政策來看,裝配式建筑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。為了裝配式建筑更快更健康的發展,需要政府發布政策進行正確的引導。通過建立健全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,同時完善包含設計、生產、施工等通用標準,不斷促使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的標準化。
三、加強裝配式建筑質量控制:
裝配式建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質量,確保其質量,是保證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。因此在整體建設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質量的把控,可以在以下方面對裝配式建筑的質量進行控制:
1、預制分布范圍廣,品種多,工程量大,需引起重視;
2、節點抗震構造復雜,施工精度要求高,因此必須加強構件從設計、生產、運輸、存放、吊裝、節點區處理以及疊合層施工等全程質量控制,同時堅持樣板先行,工程展示;
3、進行工人作業的系統化、標準化培訓;
4、做好構件進行檢驗與驗收;
5、質量檢驗等管理措施,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規定的要求;
6、不斷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管理體系,加強合作與交流。
四、合理設計和選型:
合理設計首先需要我們確定裝配式建筑的預制裝配率,再結合本身建筑結構、預算、安全以及吊裝可行性等要求。經由專業設計人員合理的設計與計算,以及專家評審后確定合理戶型。主體結構可分為外維護機構與內維護機構,其中的外維護機構預制構件主要包括預制疊合樓板、樓梯板、預制疊合梁,內外維護結構選用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內隔墻板、玻璃內隔斷等。
五、運用信息化等新技術:
裝配式建筑在質量方面要求更高,因此在實際施工前對預制構件的吊裝、施工應制定完善的計劃。推薦采用應用信息技術,例如 B I M 輔助深化設計協助方案制定,確保項目整體質量達標。
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只有在政策和創新的雙重保障下,才能更穩固的走好未來的每一步。